扎根基层 弘扬“人性之善” ——学习翟树全先进事迹有感

发布时间: 2013-11-26

作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扎根基层 弘扬“人性之善”

                    ——学习翟树全先进事迹有感

大沙人民法庭 彭静雯

 

他,扎根基层20余年,坚持执法为民,全心全意服务群众,自创的“十大调解法”不仅有效化解了矛盾,更是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尝试。他就是2009年度“感动吉林”十大人物之一——翟树全。2013年8月22日上午, 最高法院召开翟树全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在会上指出,翟树全长期扎根人民法庭,坚持秉公办案,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无私无畏、默默奉献,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重、信任和拥护。

一、翟树全同志的“人性之善”

基层是发现人性“真善美”的宝库,翟树全同志的先进事迹不仅诠释了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展现了人民法官的浩然正气,更使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翟树全同志工作中透露出的“人性之善”。

{C}(一) {C}朴素、正直、善良的品格之善 

据媒体报道,翟树全同志至今还住着火炕平房,没有自来水,看的电视是借了几家钱才买的,其办理的案件以诉前调解调解结案为主,群众不用立案、不用开庭、还不用交费,省心、省力、省钱正是这种朴素的生活以及与之伴生的正直、善良的精神,使其与老百姓的生活融为一体,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信任的法官,也正是他“最美基层法官”称号的最美之处。

{C}(二) {C}爱岗敬业、扎根基层之善

翟树全同志是农安县人民法院哈拉海法庭审判员,从事法院工作20多年来,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扎根于条件艰苦的最基层。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体现了基层党员扎根基层、执法为民的优良作风。他热爱审判工作,情系党的事业,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甘当司法为民的“老黄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一名普通法官的职业操守。

{C}(三) {C}司法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善

工作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纠纷,翟树全同志始终牢记执法为民宗旨,真心诚意为辖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处理因婚姻家庭等细微琐事产生矛盾纠纷时,翟树全同志能够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认真倾听当事人的诉求,耐心听取双方的理由,深入了解案情,把难以理解的法律条文用群众听得进、听得懂的方式讲出来,将情理风俗融入到调解之中,有力促进了矛盾的化解,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C}(四) {C}淡泊名利、公正廉洁之善

翟树全家庭困难,但始终清廉如水,始终严守职业道德防线,坚决抵制各种说情、诱惑和压力,不办一件人情案、金钱案,始终保持着对公平正义的信仰与追求,其公正廉洁可谓远近驰名,哈拉海镇的李老汉与人打赌:“谁要是打官司能请到翟树全吃顿饭,我就认栽。”翟树全同志的淡泊名利、清廉如水,维护了司法公正,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尊重和支持。

二、翟树全精神对法院今后工作的启示

基层人民法院与老百姓距离最近、接触最多、关系也最密切,是整个法院系统的前沿阵地。作为法院系统的形象窗口,基层法院应积极发挥翟树全精神的强大舆论影响,树立司法公信的形象。同时,积极动员基层人民法院的干警,学习翟树全精神中蕴含着的服务百姓的公仆情怀、秉公办案的职业品格和两袖清风的清廉本色,发扬“人性之善”。

{C}(一) {C}发掘“翟树全”式先进典型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典型是一种政治力量”,“一定要抓好典型”。树典型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翟树全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公认,在于他的事迹具有鲜明的先进性、代表性特征。而翟树全同志并非法院系统的特例,在我的身边,就有许多像翟树全一样的法官,他们吃苦耐劳而又默默无闻,共同组成人民法院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此,基层法院应积极发掘“翟树全”式人物,树好典型,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发扬法院干警的“人性之善”。

{C}(二) {C}积极动员基层人民法院的干警学习翟树全精神

基层法院干警的一言一行,关系着人民法院的信誉和形象。各基层法院应积极动员干警们积极学习翟树全精神,以翟树全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情系百姓,增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始终不渝的追求,自觉恪守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切实做到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开展基层意识教育,培育未来栋梁

基层是发现人性“真善美”的宝库,是年轻公务员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现阶段国情、磨炼意志、砥砺品格、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的最好课堂。可以说,翟树全20多年扎根基层的经历对其“人性之善”的修炼有着决定性的关系。江泽民同志也曾经十分明确地指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是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因此,对机关中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年轻公务员,各法院要有计划地安排到基层培养锻炼,开展基层意识教育,使其扎根于工农群众之中,在实践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四会法院  彭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