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申家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必由之路,三个词组,精辟概括了改革开放的核心要义、伟大成就和历史意义。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最重要的就是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使活力之源继续喷涌,重要法宝再显神威,必由之路更加宽广。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40年;是波澜壮阔、激情澎湃、创意万千、日新月异的40年;是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令世界为之惊叹的40年;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民族复兴光明前景的40年。
总体来看,历经40年的渐进式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以下四个伟大转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改革开放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及推动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弱国向开放型全球经济大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依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念,我们渐进式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乡镇企业发展、城市国有企业、外商投资、金融服务、科技管理体制、经济特区等相关制度的改革,逐渐明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全面调动了生产者积极性,激发了经济活力,完成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共同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中国奇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先后于1999年和2010年跨入了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我国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我国97%以上的出口产品是制造业产品,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2013年,我国进口加出口的贸易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增长了226倍,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978年不足2%,增长到2017年的15%左右,稳居世界第二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国还是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过系统性金融经济危机的新兴市场国家,而且在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当今中国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全球性经济大国。
二、改革开放推动国家从人治走向法治。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坚定走依法治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时,邓小平同志就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指出: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并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法治的理念。1999年3月,全国人大对宪法进行了修改,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全面走向法治社会,必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部署,强调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法治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动。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实现了从单极化传统管理向现代公共服务型治理的转变。中国治国理政模式实现了“权威—民主—法治”的动态平衡,基本形成了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为核心职能,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为框架和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共建共治共享、公共服务型现代治理新模式。截至2017年底,国务院部门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以上,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资质资格认定事项压减44%,多数省份行政审批事项减少50%-70%;中共党员总数达到8779.3万,党的组织达到436万个;全国社会组织数量突破80万个;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达到66.2万个;经过微博平台认证的政务微博达到173569个。
三、改革开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了从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富足的城乡融合型社会转变。1978年,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0%的典型农业型国家。此后,经过采取加大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城市单位体制、设立经济特区、增设开放城市等改革创新,把农民从原有的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向大中型城市,整个社会呈现出高度的流动性,中国社会走上了现代城市化发展之路,城市活力进一步释放。截至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8%的水平,一半以上的人口成为城市市民,并且产生了一大批人口超过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以及人口高度密集、经济一体化的超大城市区域,创造了新的财富、新的产品、新的文明、新的生活方式。对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成一个以城市居民为主的国家,同时以高铁、互联网为主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得不说是巨大的成绩。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领域的具体落实。未来中国社会,将是一个城乡互动共融、协调发展的城乡融合型新社会。
四、改革开放推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整体性转变。通过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全方位改革,为广大民众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发展机会,不断改善民生,不断增加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文明的美好新生活,这是改革开放的初心,也是40年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就之一。最典型的就是中国的减贫事业,使得7亿多人口脱离了极端贫穷,为世界的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更证明了这一点,1978年时,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11元,恩格尔系数为57.5%,到2017年时,分别变为了24445元(增长了78倍)和28.6%;1978年农村居民家庭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16元,恩格尔系数为67.7%,到2017年时,分别变为10955元(增长了94倍)和31.2%,城乡居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开始走向更加富裕、多元化消费的生活。新时代,随着交通、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创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进一步建设,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从“有没有”变成了“好不好”,高品质生活开始成为新的追求目标。在短短40年间,我国经济从很低的水平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进出口额位居世界第一,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即将实现全面小康,7亿多人摆脱了贫困。这样的发展奇迹,在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今天中国兴旺发达的大好局面。
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40年来,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功,中国人民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创造了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立足中国实际、着眼为世界作贡献,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宝贵经验,必将有利于新时代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40年伟大历程,一直紧紧围绕为人民谋幸福而展开。1978年12月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改革迈出关键步伐。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极大调动了人们生产积极性,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人们的温饱。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每一步都关照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做工作,就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他指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经验表明,只有牢固树立改革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改革不合理的分配机制,使大多数人享受改革红利,国家治理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二、主动解放思想,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一部40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破除旧思想、形成新思想的历史。
40年来,我们通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从而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通过活生生的改革实践,回击了动辄就问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诘难,从而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思路和国企改革可以试验股份制的路径;通过坚持“一个中心”不动摇,回击了“两个中心”的谬论,从而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正是因为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越来越红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才不断涌现。这又反过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实践。解放思想是一个不断打破旧观念的过程。要实现中国梦,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党必须时刻关注解放思想、推动思想解放,继续重申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装袋子,让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为中国的事业甘愿付出、贡献智慧。正是在推进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与时俱进,先后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顺利推进,与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推进自身的理论创新有很大关系。
三、推进全面改革,坚决破除体制障碍
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制度创新,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条宝贵经验。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坚持制度创新,形成了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各方面体制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我们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文化体制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文化体制等多领域变革。同时,我们的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建设体制、国防军队体制都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变革。通过持续制度创新,解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中国实现大发展。不少人以为,中国的改革仅仅是经济体制方面的。但实际上,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历来是全面改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把中国改革发展推向了新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过多长时间也是不改,不能把这说成是不改革。
四、坚持正确方法论,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正确方法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以前没搞过、没干过,就得敢于探索。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就是摸规律。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靠着这个方法,摸到了不少规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实行改革开放我们的老祖宗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摸着石头过河,符合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符合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摸着石头过河要与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这实际上是对改革方法论的一种丰富和完善。毕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之后,有必要更加强调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但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发展了改革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改革方法论。比如,把握改革规律,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的关系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比如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出“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再比如提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40年来,正因我们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法论,我们才收获满满。
四十不惑,气定而从容
40年激荡,改革是波,开放为浪。也正是这40年的波浪奔涌,塑造了今天崭新的时代截面。当下,我们仍然站在改革开放的延长线上,走在时间的脉络中。道路决定命运,信心凝聚力量。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中国道路是一条从历史通向未来的光明之路。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到2020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机遇和挑战,唯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中国道路是一条不断自我完善的改革之路。坚持走中国道路,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体制机制中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同时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取得了成功,诞生了宝贵经验,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我们必须遵循“常”,才能长远,我们必须“应之”才能发展硬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