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赏桃花艳,又遇鳜鱼肥。眼下四会市迳口镇“鱼塘经济”活力滚滚,乡村乘上水产养殖发展的东风,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敲开了致富大门,村里的鱼塘炙手可热。近年来,迳口镇立足地域资源禀赋,以引育能人贤士返乡创业为抓手,培育壮大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桂花鱼养殖便是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突出代表,正以鱼跃龙门之势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多亏了法院调解员的到来和人大代表帮忙,补贴资金到账了,鱼塘的‘源头活水’有着落了。”
近日,迳口镇水产养殖户李先生兴奋的告诉法院调解员李春苗,与银行达成分期还款方案后,其他补贴资金也到位了,“美丽渔场”改造项目也即将开工,不愁还不上银行的钱了。
这份难以掩饰的喜悦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法官秉持“如我在诉”精把脉
李先生于2017年在迳口镇创办水产养殖合作社,经过打拼成就了一番小事业,还带动了周边一百多户养殖户从事桂花鱼养殖。然而,因为无法按时履约还款一事,却让李先生犯了难。
原来,李先生被拖欠货款,资金周转不足,面临着工人工资及饲料款结算的压力,成为金融机构催告的对象,催缴电话接连不断。这一系列的打击,让李先生措手不及。而彼时,赶上了“美丽经济”带来的红利,李先生创办的养殖合作社正在推进“美丽渔场”建设,这也是企业的发展生机。
今年4月初,四会法院收到这起涉农企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经过仔细翻阅案件材料,承办法官认为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本着减轻当事人诉累,护航春耕生产的想法,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转入诉前调解程序。
“如果直接判决,只会加深双方的矛盾,渔场的投入也将付诸东流,不利于农业产业发展。况且桂花鱼就要上市了,目前鱼价涨势良好,预计未来收益可观,李先生具有一定还款能力,建议银行宽限还款时间。”彭法官仔细分析了其中利弊,提出了调解思路和方案。
时值春耕备耕时节,切实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是“当务之急”。为保障双方当事人利益,避免案件“一拖再拖”,四会法院顺应农时、服务农事,以“法院+人大代表”开启“司法护农”新模式,助力“美丽四会”的生态底色日渐靓丽。
人大代表奔向田间地头寻良方
“只有把双脚扎进泥土里,才能‘调’到百姓心里头。”在田间地头察实情、解民忧,是泮乐一贯坚持的调解方法。
泮乐是四会人大代表,也是四会泰隆村镇银行的带头人。2022年1月受聘以四会市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特邀金融调解员”身份长期深入基层田间地头、村屯院落、农贸集市,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躬身实践中,带头宣讲金融“好声音”,传播法治“好故事”,主动参与调纷8宗,涉案金额307.36万元,有着丰富的群众基础和调解经验。
“咱们有话敞开说,有问题当面提。”泮代表一来到渔场就开门见山阐明来意。
“真不是故意不还,我有钱就还部分,你们也知道这几年行情不好,流动资金很紧张,货款又无着落。”李先生一肚子苦水,细说银行的种种“不是”和自己从事行业的不容易。
“个人和企业要发展,良好的诚信是基石,一旦企业或个人口碑坏了,生意就难做了。”泮代表对着李先生说道:“创业也许难,但是守业更难。诚信守业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路是脚踏实地走出来的。”李先生回忆起创业的艰辛感叹不已。养鱼不仅是体力活,还是个技术活。渔场刚投入不久,因疫情、温度、湿度等原因,鱼苗的成活率不高,造成不小损失,好在成鱼销售市场不错,自己挺了过来。
“他是我们的致富带头人。”提起李先生,村民无一不竖起大拇指赞叹。看到李先生成功致富,附近养殖户纷纷前来向李先生学习养鱼技术,领养鱼苗。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
“你的难处,我们来帮你想办法。银行的欠款,你也要好好规划规划。”泮代表乐见时机成熟,耐心劝说李先生做好还款规划。
为了解决李先生后顾之忧,泮代表一边协助李先生申报补贴事项,一边四处奔走,多方协调,商定解决方案,为企业送去“及时雨”……
半个多月里,泮代表和法院调解员李春苗一次又一次走进田间地头,宣传政策、凝聚共识,排忧解难、助推发展。
调解员赶赴三十公里化纠纷
“这些天暴雨不停,村里积水严重,渔场到城里还挺远的,我实在走不开,能不能过几天再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不懈努力,李先生主动联系了调解员李春苗,急切询问调解事宜。
“没关系,为了保障大家春耕生产,我们可以‘上门’调解。”调解员在电话里与李先生约好时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调解当天,受持续强降雨袭击,迳口镇村田、鱼塘连成一片“汪洋大海”,调解员和银行代理人跋山涉水来到李先生的养殖基地。
经过半年多喂养,桂花鱼活蹦乱跳,长势喜人,即将迎来上市时节。“李老板,桂花鱼就要上市了,咱先把这笔账清了。”银行代理人表明意见。
“这恐怕有点难啊,最近暴雨导致鱼塘需要清淤,水电费就得好几万,还有十几号工人等着发工资。”李先生诉苦道。
眼看双方又要理论起来,调解员立即调和,“这次上门主要是想进行调解,大家有什么困难多沟通沟通。”
为避免双方在还款方式上陷入僵局,在承办法官指导下,调解员采用“背对背”调解法。
“梁经理,现在一时半会鱼也不能全部卖出去,就算打官司也不一定能拿回全部欠款,渔场到时被查封将更加困难,无异于‘杀鸡取卵’,要不退一步,先分期付款。”调解员对银行代理人说道。
“李老板,欠债还钱,银行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如果真打官司了,也会影响到渔场的发展和声誉。”调解员转过头来做李先生的工作。
“既然调解员都来了,我们同意让一步,把这个事情处理了。”很快,一个“放水养鱼”的方案达成,银行给予李先生一定的履行宽限期,并申请法院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效力。
“分期偿还的方式,给了我们一个缓冲的时间,有了流动资金开展经营活动,养殖业就能继续发展。”李先生欣然同意,双方握手言和。
矛盾纠纷调解一头系着群众,一头连着稳定,是促进诉源治理、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和有效抓手。“银行的权益最大程度得到了保护,企业发展也获得了周转空间,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双方当事人对调解结果很是满意。
能动司法护航“百千万工程”
希望的田野上,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这是四会法院做实、做细、做深“司法护农”的缩影,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注入司法动能,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司法力量。
近年来,四会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宗旨,践行“能动司法”理念,强化“联动解纷”举措,以“如我在诉”的情怀,推行多元调解、上门送达、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等司法服务,实现“以案件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的转变,让人民群众获得沉甸甸的司法幸福感、安全感。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四会市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四会法院着力打造“法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金融副书记”多向互动解纷模式,把司法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最末梢”,推动开展法治宣传超1000场,解决矛盾纠纷262宗,涉案标的金额7559.80万元,助力20多家受困乡村企业重获新生,保住500多个就业岗位。
(图为法院调解员李春苗与人大代表调解现场)